2025 赛季中超第 14 轮,上海申花客场 1-3 爆冷不敌深圳新鹏城。比赛中一次争议判罚彻底改变了比赛走向 —— 上半场补时阶段,高天意右路斜传助攻路易斯破门,但 VAR 介入后,主裁判牛明辉认定高天意在传球前拉扯姜至鹏犯规,进球无效。这一判罚不仅引发申花将士的强烈抗议,更因 VAR 两年内的 “双重标准” 引发舆论轩然大波。

争议判罚:同一 VAR 裁判的截然不同选择

争议进球发生在第 49 分钟,高天意与姜至鹏在中场拼抢时互相拉扯,姜至鹏随后放弃防守,高天意断球后送出斜传,路易斯补射得手。VAR 裁判王巍介入后,主裁判牛明辉观看回放后判定高天意犯规,进球无效。

VAR 双重标准引爆争议!申花进球被吹,媒体人:两年前这球绝对有效

然而,这一判罚与 2024 赛季第 29 轮申花对阵深圳的比赛形成鲜明对比。当时深圳外援德昂列索在背后踢倒申花球员费南多后继续进攻,卡尔采夫远射破门,但当值主裁未判罚犯规,VAR 裁判同样是王巍却未介入。两次几乎相同的犯规动作,同一 VAR 裁判却做出完全相反的判罚,被球迷和媒体直指 “双重标准”。

媒体人炮轰:VAR 判罚决定冠军归属

足球博主 “不懂球专栏” 尖锐指出:“若按本场尺度,上赛季那球也该被吹掉!申花当时就能主场战胜深圳,最终联赛冠军本属于申花!”。这一言论迅速点燃球迷情绪 —— 上赛季申花因与深圳战平丢失 2 分,最终以 1 分劣势无缘冠军。若当时判罚尺度与本次一致,申花极可能改写历史。

更令申花方面不满的是,两次争议判罚的 VAR 裁判均为王巍。有球迷调侃:“王巍的 VAR 像薛定谔的猫,判罚全凭心情。”。这种判罚标准的随意性,被媒体批评为 “摧毁联赛公信力的毒瘤”。

专家质疑:VAR 介入标准模糊

裁判专家穆宇欣指出,国际足联明确规定 VAR 仅介入 “清晰明显错误”,但此次高天意的拉扯动作属于 “可判可不判” 范畴,VAR 强行介入值得商榷。数据显示,本赛季中超类似的中场拼抢,VAR 介入率仅为 15%,但在关键场次、关键时刻,裁判的哨子却突然收紧。

此外,VAR 操作流程的不透明性也引发争议。例如,2023 年南通支云与大连人的比赛中,VAR 曾因 “未过中线越位” 闹出笑话,而本次判罚中 VAR 的介入逻辑同样令人费解。前国际助理裁判表示:“VAR 技术本身没有问题,但使用标准的不统一,让其成为争议的源头而非解决问题的工具。”

联赛困境:裁判争议何时休?

本赛季中超已多次出现 VAR 争议。4 月京鲁大战中,VAR 介入导致泽卡红牌罚下,而海港外援茹萨肘击却未被 VAR 识别,被媒体批评为 “选择性失明”。足协裁判评议组虽多次强调判罚正确性,但始终未能解释尺度差异的根源。

DB真人旗舰

申花主帅崔康熙在赛后发布会直接质问比赛监督:“您觉得裁判的判罚怎么样?”。这一充满火药味的提问,折射出教练组对判罚的极度不满。而球迷更担忧:“今天是申花,明天会不会轮到自家球队?”

结语

从 “中线越位” 到 “双重标准”,中超 VAR 争议的本质是规则执行的混乱。当裁判的判罚成为比赛的主角,受伤的不仅是某支球队,更是整个联赛的公信力。正如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主席科里纳所言:“我们追求的不是完美无错的判罚,而是让所有错误保持相同的方向。” 中超若想真正提升竞技水平,必须先解决裁判判罚的统一性问题,否则每一次争议哨声,都可能成为压垮球迷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。